/AloeR/i_top_xjtu.jpg
新闻网首页 交大首页
主页新闻 综合新闻
教育教学 科研动态
外事活动 招生就业
院部动态 多彩书院
校园生活 思源讲堂
人物风采 校友之声
医疗在线 社会服务
媒体交大 新闻纵横
新闻专题 图片新闻
视频交大 理论园地
信息预告 校园随笔
 
 
【121校庆】王华明院士:我的科研之路从交大起步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 2017-04-12 19:21 点击:

“对我来说,获得‘周惠久成就奖’是很高荣誉,我的科研之路就是从交大起步的。”4月8日,西安交大121周年校庆之际,西安交大材料学院周惠久论坛组委会将“周惠久成就奖”颁授给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型金属构件增材制造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西安交大1986届机械系铸造专业校友王华明教授。

王华明教授是“金属3D打印”技术领域产生的第一位院士,他长期从事大型金属构件激光增材制造和激光表面工程技术研究,率先突破钛合金、超高强度钢等高性能难加工金属大型复杂整体关键构件激光增材制造工艺、成套装备、质量控制和工程应用关键技术,其研究成果使我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突破飞机钛合金大型主承力结构件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并实现装机应用的国家。

难忘”的硕士时光

回不去的都是远方,回得去的便是青春。时间回到1983年9月,王华明背着行囊,从四川来到了西安求学。初次与交大相遇,王华明的第一印象是“学校好大、好漂亮。”笔直挺拔的梧桐树,温暖的红色房顶,都成为王华明记忆里最美的交大。

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并不像想象中惬意。因当年交大铸造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和别的学校不一样,不考高等数学,而是考普通物理。但王华明不曾想到入学后第一年要学的基础课中,数学课程竟有七门之多,本来就“怕数学”的他还真感到有些“措手不及”,一年下来能“安全飘过”这几门数学课程还真有些“连滚带爬”的感觉。在校园里,王华明待的最多的地方是图书馆的教师研究生阅览室,那里有很多原版外文专著,他如饥似渴的汲取着知识。“那些有关金属物理、固态相变、位错理论等方面的书,都是铜版纸印刷的,不光知识新,而且印刷质量很高,看着读着感觉很美妙,学起来也不觉得枯燥。”泡在图书馆的日子,使王华明打下了扎实的材料学科基础,同时也提高了英语水平。

三年的求学时光,老一辈交大人科学严谨的学风、务实的工作作风,给王华明身上烙下了深深的交大印记。他记得有一次导师纪嘉林教授带着自己做铸件铸造过程表面耐磨涂层负压造型铸渗试验时,导师要求他对型砂负压造型用的塑料薄膜“要像擦眼睛用的手绢那样干净清洁”。王华明硕士论文做出了很有创新性结果,毕业时本想发表两篇论文,但因结果太新导师纪嘉林不同意现在就发表,说“再等等、看看反应后再发表”。“交大严谨的学风、对基础的高要求、对科研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使我受用终生。”

王华明今年受聘交大机械学院兼职教授,并与交大卢秉恒院士、蒋庄德院士、徐宗本院士一起发起成立了中国高校智能制造创新网络。“我是交大人,交大培养和成就了我,交大就是我的家,也是我的坚强后盾。”

“不满足现状”是前行的动力

时光匆匆,1986年毕业季来临,学校里充满着毕业的欢喜与离别的感伤。王华明来不及去感知太多的毕业情绪,他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选择——是直接工作,还是考博深造?80年代的硕士生还是“挺值钱”的,找工作也不用发愁,可王华明还是决定遵从内心的声音——考博士!他是一个“不满足现状”的人,总是想要挑战更好的自己。抱着对未来的憧憬,王华明踏上了考博之路。

这条路当然不轻松。硕士毕业后,没有了学生身份,就没有了宿舍,也没有了助学金,王华明的生活陷入了困难。这时,老师们向他伸出了援手,导师纪嘉林和教研室主任周庆德老师,不仅帮助写推荐信、张罗着找房子住,还慷慨解囊借给他生活费。“老师们对我特别好,没有他们的帮助,我很难度过那段时间。”1986年9月,王华明考上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矿山机械工程专业博士生,1989年7月到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高温合金研究室做博士后研究,随后1992年10月获“洪堡研究奖学金”赴德国爱尔兰根-纽伦堡大学工作,1994年11月回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教至今。“很多时候,人生的轨迹由不得自己设计,但进取向上、锲而不舍、期待更好的明天就是前行的动力。”王华明认真的说。

凭着这股“不满足现状”的劲儿,王华明一路前行。29岁,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33岁,破格晋升教授;34岁,被评为博士生导师。他先后成为“国家杰青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国防973项目首席、北京高校教学名师,入选了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首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航空报国金奖”一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国防科技工业杰出人才奖等荣誉。2015年,王华明当选中国工程院机械和运载工程学部院士。

“人这一辈子总得干点事情”

王华明院士一直奋战在教学工作第一线,他很看重本科生的“基本功”。“本科知识虽然基础,却是一辈子都要用到的知识。”他希望学子们在本科阶段一定要打好数理化基础,培养动手能力。“不要只简单的求高分,要多思考,要真正理解知识,要学以致用。”

在选择科研方向上,王华明院士建议“要去研究国家需要的、科学上有待解决的问题。”王华明院士反对“学风浮躁、急功近利、为了发论文而发论文”,“因为只有你真正了解国家的需求、科学的前沿问题时,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王华明院士是一个乐观豁达的人,他喜欢爬山,也喜欢用镜头记录风景。“人一定要有自信,这一辈子总得干点事情。当你回想青春时,还曾有为国家做过那么一两件引以为自豪的事情就够了。”

作者:张 玥
摄影:X工作室 郑袁鑫
编辑:力 行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信息预告 更多
 
 
栏目新闻 
 
新浪微博   人人网   微信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 管理登陆 | 新闻流程
  版权所有:西安交大校园文化管理办公室 网站建设:西安交大数据与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 西安交大网络中心提供网络带宽